用工成本与权益保障双视角:京东、美团骑手社保新政的人资深思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以平台为依托的新就业形态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卖骑手群体规模不断壮大。
据统计,目前全国外卖骑手已超1000万人,美团骑手数量以年均近 20% 的增速攀升至745 万人,京东旗下达达平台也拥有130万名活跃骑手。2025年2月19日,京东和美团相继宣布,将为旗下外卖骑手缴纳社保。这一举措不仅为外卖骑手的权益保障添砖加瓦,更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激起层层涟漪,促使人力资源管理者重新审视与思考当下的用工策略与管理模式。
人力成本结构的重新权衡:以京东为例,2月24日,京东集团宣布,未来签约的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所有成本,包含个人所需缴纳部分,全部由京东承担,从短期来看,企业的利润空间将受到一定挤压,但从长期视角出发,这一举措能够提升骑手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降低人员流动率。正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张成刚所言,更多有经验的劳动力留在平台,可减少企业在招聘、培训方面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社保成本的增加。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制定预算与成本规划时,不能仅着眼于当下的支出,更要从人才保留与长期发展的维度,对人力成本结构进行全面、动态的评估与权衡。
用工模式的深刻变革:外卖行业用工形态复杂,包含与单个平台签约的专送骑手、在多个平台接单的众包骑手,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乐跑或优选骑手。京东、美团的社保新政出台后,人力资源管理者需重新界定“全职”、“兼职”标准,规范不同用工模式下的管理流程。对于众包模式的骑手,如何在符合政策要求的前提下,保障他们的社保权益,同时维持企业的运营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或许会推动企业探索更加灵活、多元的用工模式,实现合规经营与高效运作的双赢。
招聘与人才管理策略的优化:社保新政实施后,外卖骑手岗位的吸引力将显著增强,这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了更广阔的人才选择空间。在招聘环节,企业可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招聘策略,吸引高素质、稳定性强的骑手加入。在人才管理方面,结合骑手对社保福利的需求,设计差异化的激励机制,例如为长期服务且表现优异的骑手提供额外的社保补贴或福利,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同时,借助这一契机,优化企业内部的晋升渠道,为骑手提供更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
劳动关系管理的升级:长期以来,外卖骑手与平台之间的劳动关系认定模糊,引发了诸多劳动纠纷。京东、美团为骑手缴纳社保,意味着双方劳动关系的进一步明确。人力资源管理者需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确保企业在社保缴纳、劳动纠纷处理等方面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此外,还应建立健全沟通机制,及时了解骑手的需求与诉求,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京东、美团的社保新政,不仅是保障外卖骑手权益的关键一步,更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次深刻变革。这一举措促使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人力成本、用工模式、招聘与人才管理、劳动关系等方面进行全面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