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科普!社保缴纳金额的高低,对以后养老金的影响有多大?
谈起养老问题,不得不提社保,但当前不少员工所缴纳的社保金额并不统一,有高有低,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按照最低标准为员工缴纳的社保,那么如果一直按照最低标准购买社保,退休后的养老金有多少呢?快来和栎偲小编一起算算吧~
在进入主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养老金的算法。职工养老保险是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的。
基础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总共交的养老保险/计发月数
我们将养老金计算公式拆分一下,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1.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简单来说就是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就越高。
2.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和退休年龄,即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越多,退休年龄越大,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多。
那么按照最低标准缴满15年社保,可以领多少养老金?
社保的最低标准是指给付保险费的人需要按照当地政策设定的最低缴费基准交纳社保费用。这个基准会因为地区和行业的不同有所变化,普遍是在2000元至5000元范围内。例如,在2023年,北京社保的最低缴费基数是5080元;而上海的最低缴费基数是4200元。那么,你需要支付多少最低标准的社保费用呢?
这取决于不同的社保险种,每个险种需要计算不同的金额。今天我们讨论的重点是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因地区而异,一般在8%至12%之间。
举个例子:北京的2023年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8%。而上海的2023年个人养老保险缴纳比例为10%。
因此,如果你在北京根据最低要求缴付养老保险,你每月需支付5080元×8%=406.4元;如果你在上海根据最低要求缴付养老保险,每月你需支付4200元×10%=420元。
那我们按照最低标准缴纳了15年来计算,看一下养老金额大概有多少,假设北京、上海两地的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基数不变,我们粗略算一下:
1.在北京按照最低标准缴纳满15年养老保险
假设在北京以最低标准交了15年的老年保险:
退休后每月可以收到的基本退休金为:8000元×15年×1%=1200元;
每月可以获得的个人账户退休金为:(4876.4元×15年+利息)÷139≈600元。
因此,退休后每月可以得到的总退休金为:1200元+600元=1800元。
2.在上海按照最低标准缴纳满15年养老保险
按照上海最低标准,缴纳15年养老保险:
退休后的每月基础养老金计算:8000元×15年×1%,共12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每月为:(5040元×15年+利息)÷139≈650元。
所以,退休之后每月总养老金为:1200元+650元,总计1850元。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因为养老金额的算法受多种因素影响,而现实情况又是复杂多变的,实际数据与预估数据会存在一定差异,值得注意的是,个人工资水平,当地工资水平、缴费年限、退休年龄、缴费档次的不同,都会影响养老金的变动。